首页 > AI资讯 > 最新资讯 > 连续两年全球前三!发力人工智能领域,东南大学再捧国际大奖!

连续两年全球前三!发力人工智能领域,东南大学再捧国际大奖!

新火种    2023-11-14

近日,第42届ICCAD(国际计算机辅助设计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东南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张萌、杨军教授的团队TinyNet斩获季军。

此次获奖,是该团队继去年在该会议举办的微型机器学习设计竞赛获得亚军后再获殊荣。至此,TinyNet团队成为唯一一支连续两届进入前三名的队伍,且在内存占用指标方面获得全球第一。

总分详细排名内存占用指标单项排名

ICCAD会议由ACM和IEEE联合举办,在电子设计与自动化(EDA)领域是和DAC(Design Automation Conference)会议齐名的国际顶级会议,也被中国计算机学会评为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的顶尖会议。由ICCAD会议举办的硬件机器学习竞赛下的TinyML赛道专注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测。

在本次TinyML设计竞赛中,参赛团队被要求在超低功耗嵌入式平台MCU上实现一种高效的算法,完成面向生命科学的医疗健康监护——从单导联IEGM记录中分辨出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律失常。

面对任务指定的硬件平台性能十分有限、样本数据的特殊性、竞争对手的强大实力等多重压力的层层包围,由东南大学博士生沈朝瑶、计育宁,硕士生陈骋、谭杰忠、徐焘、蒋林峰、张晶、马逸茗组成的团队TinyNet,在集成电路学院国际EDA创新中心杨军教授、陆生礼教授和张萌教授等多名教师联合指导下,带着必胜的信念,在实验室中埋头苦干,一次次优化算法技术,最终凭借内存占用单项指标全球第一名和延时单项指标全球第三名,取得总成绩全球第三名的好成绩。

或许有人会问,

面对强者如林的竞争对手、艰巨的任务条件,

TinyNet团队的信心来自何处?

下面,小编就带你一探究竟——

先从此次获奖的队伍TinyNet说起。其实,正如前文所言,这次获奖已经是他们第二次跻身世界前三的行列。暂且抛开往年的战绩不谈,就今年以来,该团队就已经多次征战国际赛场,并接连传来捷报。

7月,在DAC系统设计竞赛中,该团队获得FPGA赛道的第一名和GPU赛道的第二名;

9月,在嵌入式顶会(Embedded System Week)联合举办的低功耗计算机视觉LPCV竞赛中,团队取得全球第四名的佳绩。

每一次在国际赛场上的拼搏与磨炼,都是日后华丽绽放的沉淀。团队成员在大赛实践中,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在赛后复盘时,明晰前进的方向、汲取奋进的力量,而这一路走来摘得的累累战绩,也充分证明了团队卓越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深厚的工程实践基础,支撑起他们奋勇争先的强大信心。

正所谓,一个人走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走可以走得很远。除了TinyNet团队成员自身的努力与奋斗,在他们的背后,是一个实力强劲的“大家庭”——EDA国创中心团队。而“家庭”的力量,则是驱动TinyNet团队勇攀高峰的核心动力引擎,为他们保驾护航——

早在2018年,东南大学就将EDA技术列为校“十大科学问题”之一,统筹校内集成电路、信息、计算机和数学等优势学科,与国威集团等国内EDA龙头企业建立了3个联合实验室,在多个领域开展深入研究。

2022年,EDA国创中心获科技部批复立项,并于今年6月正式揭牌,成为全国第一家该领域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也是主体落户南京市的首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

在先进的平台、优质的学科资源支撑助力下,EDA国创中心团队不断突破,每年在相关国际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发表多篇重量级论文,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研发项目支持。

此次TinyNet团队再创佳绩,进一步证实了EDA国创中心团队在国际人工智能算法硬件部署和边缘计算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未来,东南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助力更多东大人走上国际赛场,将东大成果印刻在时代发展的长河中!

关注“东南大学本科招生”,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本文素材来源:东南大学官微、东南大学新闻网等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
本文所包含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看法,不代表新火种的观点。在新火种上获取的所有信息均不应被视为投资建议。新火种对本文可能提及或链接的任何项目不表示认可。 交易和投资涉及高风险,读者在采取与本文内容相关的任何行动之前,请务必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最终的决策应该基于您自己的独立判断。新火种不对因依赖本文观点而产生的任何金钱损失负任何责任。